首页
搜索 搜索

闯出精彩·自贸港的年轻人丨“95后”青年张运年:捐赠超百万元课程 助力海南乡村教育 今日热文

南海网     2023-05-08 21:29:08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记者 任桐 实习生 孔栋轩


(相关资料图)

“95后”的“标准像”是什么?在众说纷纭中,有幸认识了这样一位1996年出生的年轻人。

张运年。受访者供图

他关心国家发展的新动态,将发展的眼光投向海南自贸港;他关注乡村教育,充分发挥互联网思维,创立公益计划帮助乡村孩子获得优质教育的机会;他有一个梦想,就是在海南办一所大学,用教育改变一个时代……

他或许不能代表整体“95后”的人群,但却能从他的身上,找到那些“95后”相关的代名词:责任、自信、互联网和冒险精神。

他的名字叫张运年,是一名祖籍海南的香港同胞,现任海南省港区政协委员、香港海南青年联合会常务副会长、海南省侨联青委会副会长、海南省青联委员、蚕丝教育科技(海南)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曾获得“2021福布斯中国30岁以下精英”荣誉。

年轻的他选择“年轻”的海南自贸港寻机遇

张运年在海口读完小学后,随父母定居香港,并在香港的国际学校读完初中和高中。毕业后,他前往英国,在伦敦就读金融学本科,后又到剑桥攻读经济学硕士。

苦读多年,学有所成,张运年毅然选择了回到家乡海南发展。那是2020年,时值《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刚刚发布,方案中,11个方面,39条具体政策,勾勒出一个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自由贸易港。

“海南自贸港是全球最大的自贸港,是年轻的,充满活力的地方。”在张运年看来,年轻人的发展离不开时代的机遇,海南自贸港正处在高速发展的时期,正是年轻人创业兴业的乐土。

那么,确定了海南,下一步做什么呢?

张运年曾获得“2021福布斯中国30岁以下精英”荣誉。受访者供图

就在这时,他看到一篇关于乡村教育的报道,报道中提到很多乡村学校建起了漂亮的校舍,配备了先进的教学设备,硬件齐全,然而却师资匮乏。因为生源不够,没有那么多编制,往往一个老师要身兼多门课教学。

海南的乡村学校也是这样吗?带着这样的问题,张运年开始着手调研。他从海南省教育厅官网查各学校的电话,然后随机选择了定安、澄迈的几所学校,打电话了解情况。一番了解后,情况基本都差不多,尤其是一些偏远的乡村级学校更是如此,教学楼建得挺好,学生却不多,有的学校就20来名学生,只有一、两名老师。

教学质量差,恶性循环之下,建得好好的学校,因为学生越来越少,最后不得不关闭。“既然知道了问题,不如想想办法解决。”张运年想到了他在英国读书的“大课和小课”模式:大课就是教授面向300多名学生,进行的集中授课;小课则是由助教负责,在10几个人的小班里进行,带着大家复习、改作业和答疑。

“我能不能找到海南最好的学校,找学校老师录一套视频,制作一套完善的线上录播课,然后把录播课免费发给乡村学校?看完线上课,老师可以带着学生做一些辅导。”张运年想到了这种线上主讲、线下助教的模式,并着手开始尝试。

自掏腰包购买课程 创办“蚕丝计划”公益活动

他首先联系了自己的母校——海口市滨海第九小学。当把自己的想法告诉老师们时,张运年没想到大家都很支持他,爽快地答应义务录制视频。

于是,他一个人,扛着一台摄像机,用两个月时间,只录制了小学四年级的英语课程。“这样的效率很低,还有语文、数学、科学等多门课程还没有录。而且因为不是专业的,录制的效果也不理想。”张运年意识到问题,开始另谋思路。

既然自己做不了,只能在市场上寻找现有产品。经过一番筛选,张运年找到两个非常优质的课程资源,分别覆盖了语数英和科学科目,汇集百位教育名师及专家,由985高校团队制作,与课本章节完全匹配,并适配各个版本的教材。

经反复考察,他觉得这个课程资源符合他的需求,为了把心里的梦想继续推进下去,张运年自掏腰包购置了课程。他坦言,这笔费用一部分来自他打工的积蓄,另一部分得益于父母的支持。

“有了课程资源,我又想到,要把资源大规模且有效地发给学校,不可能一所所去敲门推荐,还是需要寻找教育部门的支持。”于是,他通过拨打12345市民热线对接到海南省教育厅相关处室负责人,在和盘托出了提升乡村教育的计划后,他没想到项目得到了对方的认可和支持。

一切准备就绪,2021年,张运年在海南教育部门的支持下,正式发起集数字化教育资源、教师培训、教学研究为一体的“蚕丝计划”公益活动,将海南定安、屯昌两个县60多所乡镇学校作为试点,无偿捐出了数字化课程。

“蚕丝”取自唐诗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后人多用于赞扬老师鞠躬尽瘁、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张运年看来,“蚕丝计划”公益活动的初衷就是如春蚕般的奉献,通过优质教育信息化,将优质的教育资源编织成一张网,托起全国乡村教育的发展。

同时,“蚕丝”又寄托着张运年对家乡海南深深的情怀,他说:“‘蚕丝’是英文Chance(机会)的音译词,我希望这个计划可以帮助更多家乡的乡村孩子拥有获得优质教育的机会。”

放弃过100次坚持了101次 梦想依旧在前行

然而,计划的落地并非一帆风顺,传统教育观念以及网络不畅问题成为最大的阻碍。张运年说:“在举行启动仪式时,有的学校负责人当场表示很支持,然而后期推进的时候,我们却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很多老师不理解这个活动的意义,对于培训,也有的老师觉得麻烦,有的老师拿到账号后,几个月从未登录过,赠送的教育资源被搁置。”

这么难,想过放弃吗?对此,张运年坦言确实有过很大的失败感,可是,想到最初的梦想,又不甘心就此放弃。他一遍遍在心里打着退堂鼓,一遍遍又默默给自己加油。“放弃过100次,但却坚持了101次。那段时间,白天打工,下班后,我就写提案,做总结,有时经常写到凌晨3点钟。”

坚持,克服困难,不断挖掘老师培训的兴趣点,增加与老师的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真实的需求……随着时间的推进,“蚕丝计划”也在张运年和团队的努力中,稳步推进。

据悉,截至目前,“蚕丝计划”先后多次捐赠共计价值超百万元的名师在线课程,并为试点学校近300位乡村教师进行系统的线下培训,为试点学校开通了教学平台账号,并开展多场公开课观摩、课程培训等活动以及近20场科普讲座,影响数十个学校上千名教师、近3万名孩子。

张运年(前排左二)到试点学校上科学课。受访者供图

近日,定安县龙湖镇中心学校的学生们上了一场生动的科学课。课上,正播放着基于延时摄影技术拍摄而成的凤仙花从含苞待放到迎风怒放的全过程。融合了科学与艺术的逼真影像,让听课的孩子们啧啧称奇。

“这是‘蚕丝计划’的第二期内容。”张运年介绍:“我们集合了中科院的专家,同时带着优质的科学课程资源,走进海南乡村学校,让学生们感受科学的魅力,从而爱上科学课程。目前选取了定安、儋州作为试点逐步推进。”

下一步,“蚕丝计划”第三期、第四期还将继续跟进,不断从资源种类、受众人群、教育形式上探索出更多的创新和可能。同时,张运年也有着更远的目标,他说,海南自贸港允许境外高校独立办学,开创了中国教育的先河,他将充分利用这一政策优势,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落地海南,通过储备更多人才资源,为海南自贸港蓬勃发展助力。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1 制药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联系邮箱: 514 676 113@qq.com